英菲尼迪Q50科技體驗 八問線控轉向技術
![]()
盡管英菲尼迪Q50上配備諸多的創新科技技術,而此番我們來到上海天馬賽車場的最主要目的依然是體驗首次裝配在量產車型上的線控主動轉向技術,以下簡稱DAS。或許從概念上我們對DAS已經有了簡單的了解,但下面我將從一個普通駕駛者的角度盡可能多的了解并適應DAS。
![]()
![]()
按下點火按鍵,中規中矩的點火啟動聲,而握住方向盤,一切都來的平常的不能再平常。在原地做常規的轉向動作(盡管這樣對懸掛和輪胎長期都有一定的負面影響),能夠感覺到跟一般車型沒什么兩樣。
![]()
掛入D擋讓英菲尼迪Q50行走起來,當然來自VQ37HR引擎的持續不斷的動力使得Q50的直線加速表現線性。在駕駛Q50通過第一彎角時,盡管沒有具體數據上的支撐,但我清晰的能夠通過手臂、后背、視線等一系列人類復雜而奇妙的神經反射弧來確認我轉向細小的動作,都幾乎同時的反應在了Q50的前輪轉向機構上,相比傳統的(或許Q50出現后,它們已經能夠用“傳統”這個詞來形容)如EPS電子助力轉向,或是機械液壓助力轉向而言,它著實更加快了,雖然你可以用僅僅快了“一丁點”來形容,但這就相當于考卷上的99.99分到100分的轉變(或許差距更加微小),就差了一點,后者卻拿到了滿分。Q50的動作從普通駕駛者的感覺器官上,已經做到了“同步”。
![]()
關于同步的感嘆詞我不想多說,因為在英菲尼迪汽車有限公司線控主動轉向DAS首席工程師蔡佑文先生看來,用DAS技術想要達到從方向盤端到轉向終端間的精確、短暫、穩定安全的轉向實現起來異常簡單,他風趣的形容這個過程與寫一套Playstation的汽車模擬類游戲難度處在同一個Level。而讓他和他的團隊花費十年時光潛心攻關的難點在于這個“反向過程”。
![]()
傳統的機械式連接方向盤與整個轉向機構的方式,盡管金屬構件之間有一層層的過濾震蕩介質存在,如橡膠等等。但畢竟整個機構是由物理層面鏈接在一起,工程師會把想呈現給操控者的路面情況經過調校通過方向盤傳達給操控者。而DAS系統在線傳狀態下,轉向機構與方向盤間的鏈接僅僅靠軟軟的信號線!而快速、精準的“回傳”信號就顯得格外重要,這些回傳路感,都是模擬出來的,這聽起來很神。
![]()
我們逃離復雜的科學演說,繼續從一個普通的駕駛者出發來適應DAS。天馬賽道路面上細小的凹凸,進入維修區前地面的白色引導線,以及城市路面車道間的虛線,你都能夠細膩的從方向盤的回饋得到感知。但請記得,這些感知,都是由車輪、震動收集、處理、回傳、模擬而體現出來的。對于駕駛操控有效的信息,都會被ECU急速還原。
![]()
![]()
而請記得,不利于操控的顛簸路面、單邊碎石、減速帶等信息,都會被系統認定為需要過濾的路況而不傳達給方向盤。僅僅由懸掛結構傳達給車身再反饋給駕駛員。這對中長時段駕駛的駕駛者來說,無疑是種福音,握住方向盤的肌肉群及用在這方面的更多精力體力用來處理操控,而不在會被負面震蕩、顛簸干擾。
![]()
寫在體驗后:對于英菲尼迪Q50和DAS,會幫助樂于旅行者創造更加安全的駕駛環境,會對樂于操控者提供更加精確如刀鋒般的體驗。對于這種全新的操控機構,諸多汽車知名生產商也都開始了研發測試,而英菲尼迪Q50引領DAS走出了第一布,很精彩的第一步,我確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