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寶馬全球創新核心
寶馬新世代BMW iX3,于9月5日在慕尼黑迎來全球首發。與此同時,其中國專屬版本的研發與生產基地探秘直播,也同步在沈陽開展,這款深度契合中國市場需求打造的車型,將于今年年內正式亮相,并計劃在2026年實現量產。寶馬集團研發董事普斯特博士日前接受了多家媒體采訪,他表示中國是寶馬全球創新核心。公司將推出專為中國市場打造的“新世代”車型,深度融合本土生態并針對后排舒適性進行專屬優化,全面踐行“在中國,為中國”的戰略承諾。
對于新世代BMW iX3,寶馬清楚地意識到,必須在技術上實現跨越不是僅僅一步,而是要領先兩到三步。寶馬希望通過這種革命性的技術創新和進步,將最前沿的科技應用到廣泛的車型當中。“相信公眾已經感受到新世代BMW iX3在技術上的進步以及寶馬在軟件定義汽車和‘超級大腦’等技術方面取得的突破。唯一尚未體驗到的是中國專屬的新世代iX3。中國版新世代BMW iX3是專為中國用戶量身打造的車型,會更加貼合中國消費者的實際需求。”普斯特談到。
“我們在中國生產的每一款車,都是專門為中國市場打造。”普斯特表示,“寶馬與眾多中國合作伙伴緊密協作,這也正是為什么寶馬能夠將高德地圖、DeepSeek等深度集成到車載系統中,并引入阿里巴巴的生態服務。未來寶馬還將帶來游戲、視頻等娛樂功能,這些即將推出的服務會呈現許多令人驚喜的創新。在智駕輔助系統(ADAS)方面,寶馬也將與Momenta展開合作,對其ADAS技術棧進行集成。這種靈活性得益于寶馬的電子電氣架構、軟件定義汽車技術以及超級大腦平臺的支持,使深度集成成為可能。”
目前中國已成為寶馬集團在德國慕尼黑總部之外最大的研發中心,擁有3000余名工程師與軟件開發人員。寶馬在中國設有北京、上海、沈陽、南京四大研發創新基地,還建立了3家軟件開發公司,從用戶數字生態到企業運營,打造端到端的數字化解決方案。
“與中國合作伙伴保持成功協作至關重要。”普斯特表示,“過去3年多時間里,寶馬始終與供應鏈領域的眾多伙伴保持深度合作。公眾在此看到的車型與中國版將會存在差異無論是娛樂功能、特色服務還是ADAS駕駛輔助系統,明年在中國推出的版本都將在核心體驗層面實現更深度的本土化。”
新世代BMW iX3國產長軸距版本如何進行本土化調校
普斯特表示,中國市場對后排舒適性始終有著特殊要求。“首先,長軸距是中國消費者的首要需求;其次,后排舒適度至關重要。大家可能已經注意到,第一排的舒適性在初始設計中就已保障,而寶馬將更多精力投入在了第二排的優化上。”針對中國市場,寶馬將始終提供專屬的本地化解決方案,以滿足中國消費者對后排舒適性不斷提升的期待。“無論是專屬底盤調校、后排空間優化,還是座椅厚度,寶馬都會圍繞中國用戶的需求進行針對性開發。”普斯特談到。可以看出寶馬不僅追求操控精準性,更致力于打造極致的舒適體驗。
“我們非常清楚中國客戶的需求,這與其他市場存在顯著差異,這一點我們完全了解。因此這將是我們重點關注的方向。與此同時,我們依然會堅守寶馬的品牌精髓。”普斯特表示。在中國市場推出的車型,將是寶馬品牌針對中國市場的本土化詮釋。寶馬絕不會推出背離寶馬基因的產品,“正如公眾所提醒的必須保持寶馬的真實血統,將動感、愉悅與駕駛樂趣原汁原味地傳遞給消費者。”
普斯特強調中國是寶馬至關重要的市場,寶馬已建立完善的供應鏈體系:“寶馬在中國實現供應鏈本地化從采用寧德時代和億緯鋰能的電池電芯,到大量內飾、車身、外飾部件及電子元件的本土采購就意味著每當在中國生產車輛時,并非簡單采用歐洲零部件進行組裝。本土化戰略是寶馬始終堅持的方向,目前已有大量零部件實現本地化生產。中國擁有眾多優秀的合作伙伴,這正是寶馬持續推進本土化進程的重要基礎。”
寶馬研發的整體戰略方向
作為曾經負責管理全球供應鏈和采購的董事,普斯特博士總結道:“這份經歷為我積累了非常寶貴的經驗。中國供應鏈的快速發展令我印象深刻,我每年至少要去中國3次,每次停留一周以上,走訪中國各地,調研大量本土供應商。”
他與我們分享了他的深刻體會:“中國供應鏈展現出強大的工程能力和極高專業水準,競爭力非常強勁;中國的供應商不僅制造零部件,其工程研發能力也顯著提升,已快速躋身世界一流水準。因此,與供應商伙伴協同合作始終是寶馬的關鍵戰略。寶馬與眾多中國及全球伙伴合作,其中也包括布局于世界各地的中國企業。”
從研發視角,普斯特介紹道:“我們正充分利用這一供應鏈網絡、工程研發實力以及供應商在特定技術領域的專長。”中國已成為寶馬集團在慕尼黑總部以外最大的研發中心,擁有3000余名工程師與軟件開發人員。寶馬在中國有北京、上海、沈陽、南京四大研發創新基地,還設有三大軟件開發公司,包括寶馬誠邁(車輛軟件開發),領悅北京(無縫的客戶體驗),寶馬(南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信息技術研發),從用戶數字生態到企業運營,打造端到端的數字化解決方案。許多針對中國市場的技術方案,包括本土化車型開發都是由深諳中國用戶需求的本土團隊完成的。這正是寶馬的核心優勢。目前寶馬仍在持續提升研發能力,比如與Momenta深化合作,擴大軟件工程師規模以支持車載系統及ADAS開發等領域。在普斯特博士看來,中國研發力量仍有巨大發展潛力,這也是寶馬未來的重點方向。
“所有針對中國市場的專屬軟件包括高德地圖的深度集成、城市級導航優化、游戲與視頻等娛樂功能的適配都是由中國團隊完成的。德國總部并不會參與這些本土化軟件的底層開發工作。”普斯特介紹。
他繼續補充道,“這些年寶馬也深切感受到中國本地供應商和科技公司與寶馬的合作意愿在大幅提升。這不僅是寶馬單方面的努力,更有大量本土科技企業及供應商積極回應、甚至主動尋求合作。這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正是這種良性循環,推動了寶馬與中國科技生態如今更深層次的融合。”
燃油車與電動車的未來戰略
全球不同地區的情況各有不同。并非每個國家都擁有完善的基礎設施,而且有些國家的電價遠高于中國,因此消費者會更關注總體擁有成本。市場因國家而異。普斯特表示,“寶馬的策略是保持技術開放,寶馬既提供內燃機、汽油、柴油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也提供純電動汽車,同時還在研發未來的燃料電池技術,這可能會成為第五種動力形式。不同市場的需求和使用場景各不相同,寶馬秉持技術開放的理念。但無論如何寶馬在高端電動車領域的發展始終領先。寶馬歷史悠久,在高端細分市場之外,寶馬的電動車型也是暢銷產品,因為寶馬擁有完整的電動產品矩陣。”
寶馬具備靈活的產能調整能力,可根據市場需求增長及時增加產量。寶馬的優勢在于能夠根據客戶需求提供相應產品:相同的設計、相同的技術標準。這就是為什么寶馬將新世代技術融入所有車型,讓客戶無論選擇傳統內燃機還是新能源汽車,都能獲得完全成熟的產品體驗,而不必為了新技術被迫選擇電動車。“這就是寶馬的品牌哲學。”普斯特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