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速不讓道,是無數老司機在漫長行車歲月中凝練出的生存智慧,它的核心要義在于,當突發危險降臨,第一反應應是果斷制動而非猛打方向。這里主要有兩個考量,一是事故責任問題,轉向變道引發的二次碰撞,需承擔事故責任;二是車速快時急打方向易導致側翻,損害風險被無限放大,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不過,“讓速不讓道”這條黃金準則,或將不再是唯一的選擇。
最近,2026款騰勢N9以210km/h的超高時速通過了魚鉤測試,第三次刷新了世界紀錄,獲得了中汽研的權威認證。要知道的是,在國際標準中,車輛能夠以80km/h速度完成魚鉤測試就已達標,有個數據大家可以對比下,保時捷卡宴的測試成績僅為82.4km/h。而騰勢N9能以210km/h的極速成功完成魚鉤測試,車輛的安全性可見一斑。
說到這里,可能有些朋友對魚鉤測試不太了解,那魚鉤測試到底是什么?
魚鉤測試,是一種模擬高速避障緊急轉向工況的測試,是目前最嚴苛的車輛操控穩性能及防側翻能力驗證標準。簡單來說,魚鉤測試模擬的是現實中高速避讓場景,比如當遇到前方無法避開的障礙物時,車輛緊急向右變道,變道后突然發現前方出現了大貨車,不得不再次向左變道,在此過程中,驗證車輛的穩定性。
這些操作都是在超高速狀態下完成的,連續猛打方向盤,車身轉向幅度極大,尤其是像騰勢N9這種中大型SUV,它們車身重、重心高,車輛受到強大的側傾力,極易發生側翻。
遠超國際測試標準,騰勢N9是如何做到的?
2026款騰勢N9能以210km/h的速度完成高速避讓測試,離不開騰勢獨有的易三方整車智能控制技術平臺,它配有的三電機獨立驅動和后輪獨立轉向功能,能夠實現毫秒級的協同配合。在高速急轉向的瞬間,車身傳感器實時監測車輛姿態,一旦識別到失穩風險,迅速調整后輪轉向角度及不同車輪的扭矩,形成對抗側傾的反作用力,保持車身穩定。
簡單總結來說,在整車智電高度融合后,騰勢N9形成了一套動態防側翻控制體系,在極端場景下也能系統性地協同修正車身姿態,真正地做到“永不翻車”。
另外,騰勢N9還搭載了云輦-A智能空氣車身控制系統,這并不只是傳統意義上的主動懸架,它搭載的云輦-A利用雙腔空簧和連續可調的電控減振器,可以動態增大懸架剛度和阻尼,減小車身側傾,同時還可以控制車身高度,保障了車輛高速轉向時的支撐性。
最后就是過硬的機械素質了,騰勢N9采用的是2000MPa熱成型鋼籠式車身,整車高強度鋼和鋁合金占比高達90.5%,再配合混動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使得騰勢N9的扭轉剛度達到了40000Nm/deg,車身整體性更強,高速過彎也能更穩定。
安全永不過剩,騰勢N9用技術重寫“安全信仰”
從160km/h到180km/h,再到現在的210km/h,騰勢N9在刷新世界紀錄的同時,也在不斷地突破自身的極限。有人說210km/h的高速避讓測試意義不大,畢竟日常中不會有人把車開到這么高的速度,但2026款騰勢N9在用頂級技術重塑行業安全信仰,關于車輛的安全冗余,遠在你想象力和使用場景的極限之外,安全永遠不會有過剩一說。
其實,騰勢N9已經不是第一次如此極限了,除了超高速的魚鉤測試外,騰勢N9還曾以85.7km/h,刷新SUV麋鹿測試紀錄;以180km/h時速,創造直線爆胎全球紀錄;彎道行駛時速144km/h發生爆胎,依然可以穩住車身,穩定行駛,首創行業安全過彎紀錄;在冰雪圓環爆胎測試中,即使以77km/h的速度發生爆胎,也能從容應對。在這些測試的背后,都是騰勢N9“極限穩定性”的安全哲學思維。
人人都說安全才是最大的豪華,但回過頭去看看,曾經的安全標準到底是及格還是滿分?現在似乎就有了答案,騰勢N9代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一次又一次地刷新各個安全測試的世界紀錄,用技術重新定義了安全標準。汽車安全不應僅限于合規而已,而是要有“天花板思維”,騰勢N9就是用更極致、更量化的數據,為整個行業來呈現出具象化的安全邊界。
寫在最后:
基于對傳統車輛機械性能邊界和人類應激反應局限性的深刻認知,我們曾經有著很多所謂的經驗之談,只是在2026款騰勢N9面前,那些駕駛經驗顯得并不那么可靠了。在機械絕對安全的基礎上,加載更強大的智能安全系統,把安全冗余做到無限大,一輛“永不側翻”的騰勢N9,是讓出行更安心放心的保障,的確遠比經驗更值得托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