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過剩的高性能運動轎車 試駕奧迪S6
● 操控方面 靈活的大塊頭被限制了動力
![]()
S6車身運用了大量的鋁制材質,相比很多鋼制車身的性能車,就有了在重量控制上的優勢。發動機艙內的支撐桿以及前后保險杠內的防撞梁,類似前懸架塔頂或者翼子板等細節也都或多或少的使用鋁制材料。有了這樣先天的優勢,自然在動力的輸出源上也要做到同樣出色。
![]()
S6搭載4.0升V8 TFSI雙渦輪增壓燃油直噴發動機,正是它的存在,才讓S6有了“S”之名。這款發動機在5500-6400轉/分鐘時能輸出309千瓦(420馬力)最大功率,并且在1400-5200轉/分鐘的轉速區間內都可以持續輸出550牛·米的峰值扭矩。并且這臺奧迪的V8發動機通過可變缸技術,以及發動機熱量管理,機油泵兩級可調,發動機鑄造工藝提升等方式,最大化的提升動力。
![]()
和同樣配備這臺發動機的奧迪S8和RS7相比,S6的動力輸出被ECU限制到420馬力。和另外兩款相比,它的輸出功率比S8小了100馬力。這是定位的不同所致。相對保守的動力定位,使其更多的兼顧舒適性,但即便如此,筆者依舊認為,相對于寬大的車身而言,它依然顯得動力過剩。
![]()
![]()
與發動機搭配的7擋雙離合變速箱具備彈射起步功能,同時quattro四驅系統也能更好的平衡四個車輪的動力。除此之外,車身高度具備高度可調功能,算的上是操控上的另外一大驚喜。這決定了S6配合不同的駕駛模式,能夠帶來舒適化或運動化的截然不同的駕駛感受。
● 道路駕駛 體驗大排量和雙增壓的組合效果
![]()
在實際的道路駕駛中,大排量和雙增壓的雙重作用發揮了。不僅在起步初段,而且在中后程的加速中,S6同樣能做到游刃有余。大排量的基礎下,兩個增壓器共同作用,使其克服了小排量增壓的突兀感和大排量車型無法帶來的明顯加速度。順暢性和加速感兼備的感受,就像渾身充滿了使不完的力量。
![]()
在這臺S6上,使用了最新一代quattro全時四輪驅動系統的主要部件為冠狀齒輪機械式中央差速器。可將最多80%的動力轉移到后軸,這樣,大馬力的推頭現象可以抑制。而在彎道的行駛中,突然加速或者遇到不同附著力,四驅系統都能改變輪胎扭力分配比例來快速應對。
![]()
對于一般水平的駕駛者來說,S6明顯是個福音。更寬容的駕駛容錯率也使其駕駛緊張度小很多。標配的空氣懸架和駕駛模式選項也能夠帶來舒適和運動化的不同感受,提供緊湊扎實或者適合長途駕駛的不同體驗。在自動模式下,當車速超過120公里/小時,空氣彈簧會自動將車身高度降低10毫米以增加高速行駛穩定性。無疑提高了穩定性,降低了氣流阻力。
![]()
在運動或者節能模式下,車輛的高度可進一步降低,而在舒適模式下,車輛可以提升車身高度。除了空氣懸架和駕駛模式的不同選擇,動態轉向系統、運動差速器、帶停走功能的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以及奧迪自適應燈光系統。都提高了主動安全性。
![]()
車輛除了具有多種個性化和針對性的駕駛風格和操控體驗之外,不變的也有很多。那就是輕柔的駕駛感受和舒適的駕駛者體驗。從噪音的抑制到制動的車身姿態和乘員感受都和很多性能車不同。它更強調性能和舒適感的均衡化。發動機和底盤機構在帶來安全和便捷的駕控之余,舒適性和配置方面也毫不妥協,這才是難能可貴的。
總結:S6無疑讓更多的人能夠接觸到超過420匹馬力的性能車。這里的接觸并不是說它的售價低廉,相反超過百萬的價格多數人還是無法選擇。這里所指的接觸是說,它擁有更加安全的保證。在發動機的動力限制和底盤機構和四驅機構的護佑下,它顯得易開易駕。雖然對于很多人來說,它的動力還是過剩的,但至少當你想發發瘋,加加速的時候,它依然時刻準備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