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版MINI實拍解析 行駛成本8元/百公里
MINI E技術參數

![]()
MINI E的車身制造在英國的mini生產線完成與普通mini轎車沒有不同,只是這里生產的MINI E僅僅是一個空殼。來自美國加州的電動動力電子單元、臺灣的電池組以及中國上海的部分電氣系統、以及內飾部分的裝配,最終構成一臺mini E 。對于一款電動車而言合金技術在于電池組、電力控制單元與動力部分等方面,因此來自臺灣以及上海的技術部件對于今后mini E量產后的成本控制有著一定的幫助,整車成本的下降勢必帶來更強的市場價格優勢。
MINI E在內飾上的一些特點
![]()

MINI E的中控臺與普通車型大致相同,造型上吸取了復古的元素,不過卡通的造型還是會讓人感覺非常喜歡的位于中控臺下方的車窗按鍵有些類似上世紀老式汽車上的控制按鈕,鍍鉻的金屬撥桿使用時會讓您感覺到仿佛是在觸摸歷史。兩側門窗均為一鍵式升降,使用時非常方便。
![]()
![]()
中控臺的布局與普通版MINI有些不同,位于方向盤后方原本設計了引擎轉速表而在這款MINI E上轉速表被電池的電量顯示所代替。當電池電量過低的時候儀表將會發出警示提醒駕駛員進行充電。

上圖為MINI E
![]()
上圖為普通版MINI
普通版MINI E配備有SPORT模式的變速箱按鈕和DSC車輛動態穩定系統按鈕,高配車型在方向盤后方還會帶有手動換擋撥片。盡管這一配置在普通版本車型中是標配,但是在MINI E車型上上述按鈕都不存在了。但是這并不代表這些功能被省略,相反的是通過對MINI E的調教它反而會更具操控樂趣。


普通版MINI高配車型提供了全車空調的自動溫度控制,乘客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調整適合的溫度。不過MINI E和MINI ONE一樣只提供手動空調系統。并且車內的一些電子娛樂系統也相對簡單一些,不過對于這些我們完全能夠理解它,因為MINI E并非一臺正式的量產車。
截止2010年年底,全球已有600多名車主對MINI E進行過實路測試。在測試期結束交還MINI E時,很多用戶表達了購買意愿,希望早日在市場上能夠看到寶馬集團的純電動車。那么當中國的這批試駕車主完成他們的試駕之后,優惠在能耗表現以及反饋上有著哪些新的結果和看法呢?

